我国典型作物用水特征及现代农业灌溉技术模式
理清农作物用水特征、灌溉技术模式、现代农业灌溉体系等问题,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实现农业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综合农业分区为基础,重点以黄淮海小麦产区、东北水稻产区、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四川盆地水稻产区、内蒙古东部牧区、广西甘蔗产区及新疆棉花产区等为主要分区,分析了典型作物的灌溉制度特点与规律,筛选出优化技术模式,同时提出了现代农业灌溉的技术特点及政策保障体系。主要结论如下:①对各综合农业分区主要作物采用优化灌溉制度,保证作物缺水敏感期水分供应,节约灌溉水量,稳产同时提高水分生产率;②针对各综合分区特点及限制因素,筛选出先进节水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确保优化灌溉制度精准实施,实...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工程科学 Vol. 20; no. 5; pp. 77 - 83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01.10.2018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38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9-1742 |
DOI | 10.15302/J-SSCAE-2018.05.012 |
Cover
Summary: | 理清农作物用水特征、灌溉技术模式、现代农业灌溉体系等问题,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实现农业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综合农业分区为基础,重点以黄淮海小麦产区、东北水稻产区、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四川盆地水稻产区、内蒙古东部牧区、广西甘蔗产区及新疆棉花产区等为主要分区,分析了典型作物的灌溉制度特点与规律,筛选出优化技术模式,同时提出了现代农业灌溉的技术特点及政策保障体系。主要结论如下:①对各综合农业分区主要作物采用优化灌溉制度,保证作物缺水敏感期水分供应,节约灌溉水量,稳产同时提高水分生产率;②针对各综合分区特点及限制因素,筛选出先进节水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确保优化灌溉制度精准实施,实现了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③为适应和支撑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灌溉技术及其相应的融资机制、水权管理机制等政策保障体系。 |
---|---|
ISSN: | 1009-1742 |
DOI: | 10.15302/J-SSCAE-2018.05.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