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后工程师分类框架设计

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是国际上两种典型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以注册工程师制度为基础的工程师资格互认协议,这些国际工程师协议以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资格考试、继续教育一致性为基础。国家人事部在不同的阶段实行过多种工程师管理制度,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在试行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方面也已经进行了多年富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文章认为我国新的工程师专业分类的原则主要是: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我国工程师专业分类应在与国际工程师互认的基础性原则相一致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工程师专业分类情况,尽可能与国际工程师专业分类融合,根据其是否直接涉及社会公众...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工程科学 Vol. 9; no. 8; pp. 15 - 20
Main Author 文亮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01.08.2007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长沙,410002%中南大学,长沙,410083
中南大学,长沙,41008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9-1742
DOI10.3969/j.issn.1009-1742.2007.08.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是国际上两种典型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以注册工程师制度为基础的工程师资格互认协议,这些国际工程师协议以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资格考试、继续教育一致性为基础。国家人事部在不同的阶段实行过多种工程师管理制度,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在试行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方面也已经进行了多年富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文章认为我国新的工程师专业分类的原则主要是: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我国工程师专业分类应在与国际工程师互认的基础性原则相一致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工程师专业分类情况,尽可能与国际工程师专业分类融合,根据其是否直接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新的工程师专业可分为注册和非注册两大类。在借鉴英美国家工程师专业分类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尽可能不重复、不遗漏的综合我国现有一系列职业分类与学科分类代码表,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按专业可以分成35类,有个别大类可以在大类的基础上再分若干亚类,并提出根据工程师分类构筑工程管理师认证体系的建议。
ISSN:1009-1742
DOI:10.3969/j.issn.1009-1742.2007.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