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气候变化的技术需求评估及推动南南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各国的技术需求评估报告和合作专利分类系统,开展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的特征评估.研究发现,66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提及了726项气候技术需求,其中减缓262项、适应464项.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减缓的优先需求,农林牧副渔生产中的适应技术是适应的优先需求.但是,不同区域的减缓技术需求呈现异质性,适应技术需求呈现共性.非洲地区的优先减缓需求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非化石燃料技术和土地部门的减缓技术,亚洲地区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具有减缓潜力的燃烧技术,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为道路交通部门的减缓技术.为促进中国向"一带一路"区域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科学院院刊 Vol. 38; no. 9; pp. 1387 - 1397
Main Authors 陈敏鹏, 刘强, 高美勋, 滕飞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 100872%清华大学 能源环境与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084 20.09.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3045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26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本研究基于各国的技术需求评估报告和合作专利分类系统,开展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的特征评估.研究发现,66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提及了726项气候技术需求,其中减缓262项、适应464项.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减缓的优先需求,农林牧副渔生产中的适应技术是适应的优先需求.但是,不同区域的减缓技术需求呈现异质性,适应技术需求呈现共性.非洲地区的优先减缓需求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非化石燃料技术和土地部门的减缓技术,亚洲地区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具有减缓潜力的燃烧技术,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为道路交通部门的减缓技术.为促进中国向"一带一路"区域的气候技术转移与南南合作,我国提供的重点技术应与各国的重点需求相匹配、提升技术信息的透明性并强化需求与方案的国别研究.
ISSN:1000-3045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2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