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变化特征研究
基于2000—2018年非洲留学生流动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其结果认为:(1)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始终呈现以非洲至欧洲的南北流动为主要路径,以非洲向东西其他大洲扩展为次要路径的“蝶状”空间分布格局。(2)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结构变化呈现显著的规模扩大和相对集聚特征,非洲留学生流动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不同国家间的非洲留学生流动规模存在等级分布式的差距。(3)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始终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且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非洲留学生同时向核心、次核心节点流动的集聚特征愈发显著。(4)影响因素分析表明...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世界地理研究 Vol. 33; no. 7; pp. 46 - 58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地理学会
15.07.2024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金华 32100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金华 32100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4-9479 |
DOI |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30016 |
Cover
Summary: | 基于2000—2018年非洲留学生流动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其结果认为:(1)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始终呈现以非洲至欧洲的南北流动为主要路径,以非洲向东西其他大洲扩展为次要路径的“蝶状”空间分布格局。(2)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结构变化呈现显著的规模扩大和相对集聚特征,非洲留学生流动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不同国家间的非洲留学生流动规模存在等级分布式的差距。(3)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始终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且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非洲留学生同时向核心、次核心节点流动的集聚特征愈发显著。(4)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语言邻近性和历史殖民联系对非洲留学生空间流动的选择影响最大,其次为东道国高校教育水平,而集聚效应、贸易联系和地理距离的影响较小,东道国高校学生数、GDP差值和人均GDP差值的影响则最弱。 |
---|---|
ISSN: | 1004-9479 |
DOI: |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30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