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贸易流网络生长特征与国别角色识别
以中国和东盟10国为研究对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中国-东盟贸易流网络,分析整体网络生长特征,揭示贸易节点关联与集散规律,进行核心-边缘角色、对等角色、中介角色识别。结果表明:(1)核心圈层新加坡、泰国、中国互动明显,中国逐渐占优;半边缘圈层国家周转频繁;柬埔寨、缅甸、老挝、文莱始终处于边缘圈层。(2)同一贸易流网络的行动者对等国家资源相互冗余,形成较强的竞争经济关系。文莱、柬埔寨、缅甸、老挝未曾担任中间人,中国、新加坡和泰国扮演中间人次数远超他国,更具资源把控话语权。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充当中间人次数较少,运转资源能力欠缺。(3)中国、新加坡、泰国、越南可利用冗余资源探查贸易流网络...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世界地理研究 Vol. 33; no. 5; pp. 1 - 17 |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中国地理学会
    
        15.05.2024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文学院,南宁 530004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4-9479 | 
| DOI |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5.20222177 | 
Cover
| Summary: | 以中国和东盟10国为研究对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中国-东盟贸易流网络,分析整体网络生长特征,揭示贸易节点关联与集散规律,进行核心-边缘角色、对等角色、中介角色识别。结果表明:(1)核心圈层新加坡、泰国、中国互动明显,中国逐渐占优;半边缘圈层国家周转频繁;柬埔寨、缅甸、老挝、文莱始终处于边缘圈层。(2)同一贸易流网络的行动者对等国家资源相互冗余,形成较强的竞争经济关系。文莱、柬埔寨、缅甸、老挝未曾担任中间人,中国、新加坡和泰国扮演中间人次数远超他国,更具资源把控话语权。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充当中间人次数较少,运转资源能力欠缺。(3)中国、新加坡、泰国、越南可利用冗余资源探查贸易流网络中现存贸易缺口,以获更多机会发掘贸易新市场,保留多元选择及时规避风险。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文莱和老挝缺少冗余资源用以分散风险,缺乏贸易中介能力,参与贸易流网络运行能力匮乏。为缩小中国-东盟贸易流网络局部发育差距,分散中国、泰国权力中心;重视贸易流子网络的建设,缅甸、老挝对接中国西南省域,拉近边缘国家与关键中介国的距离;以中国、新加坡为据点,调整国别贸易布局,运用中介角色连接核心与边缘国家。 | 
|---|---|
| ISSN: | 1004-9479 | 
| DOI: | 10.3969/j.issn.1004-9479.2024.05.20222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