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質量指數及日常運動預防台灣中老年人步行能力衰退之組合效應

目標:步行能力衰退是伴隨老化常見的現象。保持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適中和多運動皆有助於維持步行能力,但二者合併的效應則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探討BMI與運動對預防台灣中老年人步行能力衰退之組合效應。方法:本研究分析「中老年調查」2003及2007年的資料庫。排除非本人作答、嚴重心智功能缺損、中風及日常生活活動失能者,共有3,380位(加權後)50歲以上中老年人納入分析。依據受訪者二年度走完200-300公尺結果,評定其步行能力是否衰退。控制基本人口學、健康狀況及健康行為,以羅吉斯迴歸分析BMI與運動對步行能力衰退的個別和組合效應。結果:以個別變項分析中,肥胖(O...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Vol. 33; no. 6; pp. 637 - 648
Main Authors 丘幸平(Hsing-Ping Chiu), 蔡仲弘(Alan C. Tsai), 王俊毅(Jiun-Yi Wang)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 01.12.2014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23-2141
DOI10.6288/TJPH20143310307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標:步行能力衰退是伴隨老化常見的現象。保持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適中和多運動皆有助於維持步行能力,但二者合併的效應則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探討BMI與運動對預防台灣中老年人步行能力衰退之組合效應。方法:本研究分析「中老年調查」2003及2007年的資料庫。排除非本人作答、嚴重心智功能缺損、中風及日常生活活動失能者,共有3,380位(加權後)50歲以上中老年人納入分析。依據受訪者二年度走完200-300公尺結果,評定其步行能力是否衰退。控制基本人口學、健康狀況及健康行為,以羅吉斯迴歸分析BMI與運動對步行能力衰退的個別和組合效應。結果:以個別變項分析中,肥胖(OR=1.75, p=0.001)及少運動(OR=1.37, p=0.036)與步行能力衰退有顯著關聯。在組合變項分析中,過輕且少運動者(OR=2.38, p=0.001)及肥胖且少運動者(OR=2.23, p=0.001)步行能力衰退的風險,皆明顯高於BMI適中且多運動者。結論:本研究之組合分析可彰顯同時保持BMI適中且多運動,對預防步行能力衰退的好處。研究結果讓民眾更容易及清楚地了解維持正常體重及日常運動對保有良好步行能力的重要,也可供健康促進政策之參考。
ISSN:1023-2141
DOI:10.6288/TJPH20143310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