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視覺藝術教師工作觀察與探索:以一位臺北市國小教師為例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探討臺北市國小雙語視覺藝術教育現況,對臺北市一所公立國小雙語視覺藝術教師進行田野調查和半結構訪談,結果顯示:一、雙語視覺藝術課程具有高度彈性,實施以視覺藝術為核心,語言為附加價值。挑戰在於自編教材與備課耗時,教師需具備多項能力並需持續進修。二、外師在教學中,提供英語實用情境和文化橋梁作用,在協同授課中亦做為支持者;但若缺乏合作默契或外師專業能力不足,則會由教師主導,增加教師負擔。三、教材和課程設計涵蓋多元媒材及技法課程,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狀況調整課程,營造雙語學習環境及融入文化元素。綜上所述,本研究建議,雙語教學需長期努力和持續精進,教師亦需時間養成專業能力。政策應建立完善雙語...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Shizi Peiyu Yu Jiaoshi Zhuanye Fazhan Qikan Vol. 18; no. 1; pp. 065 - 092 | 
|---|---|
| Main Author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台灣
          彰化師範大學
    
        01.04.2025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2071-3649 | 
| DOI | 10.53106/207136492025041801003 | 
Cover
| Summary: |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探討臺北市國小雙語視覺藝術教育現況,對臺北市一所公立國小雙語視覺藝術教師進行田野調查和半結構訪談,結果顯示:一、雙語視覺藝術課程具有高度彈性,實施以視覺藝術為核心,語言為附加價值。挑戰在於自編教材與備課耗時,教師需具備多項能力並需持續進修。二、外師在教學中,提供英語實用情境和文化橋梁作用,在協同授課中亦做為支持者;但若缺乏合作默契或外師專業能力不足,則會由教師主導,增加教師負擔。三、教材和課程設計涵蓋多元媒材及技法課程,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狀況調整課程,營造雙語學習環境及融入文化元素。綜上所述,本研究建議,雙語教學需長期努力和持續精進,教師亦需時間養成專業能力。政策應建立完善雙語教師支持系統,並整合教學資源,且具體輔導和外師合作模式,以促進雙語視覺藝術教師之持續發展與成長。 | 
|---|---|
| ISSN: | 2071-3649 | 
| DOI: | 10.53106/20713649202504180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