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行、履行、旅行:天理教臺籍女佈教師返回原地的經驗

本文透過結構-主體的概念,論證天理教臺籍女佈教師藉由返回原地更新自我主體性。結構是指環繞著國家機器、父權制、殖民主義及其延伸出去的社會體制,女佈教師的因應之道分別是:面對臺日雙方國家機器對宗教目的之跨國移動的限制,用迂迴及輾轉的方式,取得赴日簽證及在留資格;面臨父權制的壓迫,特別是丈夫對信仰的反對,用隱忍及神授等方法,爭取信任和支持。她們善用殖民教育所具備的日語能力,以及本身對日本文化的高度認同,累積宗教資本,逐步登堂入室。本文以剛入門的修養科生、做中學的一期講師、照顧人的詰所老師、被仰賴的團參領隊、與神有約的歸人這五點,掌握女佈教師在原地的多元身分,解析出性別化角色的轉換、階層化角色的超越、...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no. 52; pp. 57 - 101
Main Author 邱琡雯(Shwu-Wen Chiou)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研究組 01.06.2023
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研究組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83-4852
DOI10.6255/JWGS.202306_(52).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本文透過結構-主體的概念,論證天理教臺籍女佈教師藉由返回原地更新自我主體性。結構是指環繞著國家機器、父權制、殖民主義及其延伸出去的社會體制,女佈教師的因應之道分別是:面對臺日雙方國家機器對宗教目的之跨國移動的限制,用迂迴及輾轉的方式,取得赴日簽證及在留資格;面臨父權制的壓迫,特別是丈夫對信仰的反對,用隱忍及神授等方法,爭取信任和支持。她們善用殖民教育所具備的日語能力,以及本身對日本文化的高度認同,累積宗教資本,逐步登堂入室。本文以剛入門的修養科生、做中學的一期講師、照顧人的詰所老師、被仰賴的團參領隊、與神有約的歸人這五點,掌握女佈教師在原地的多元身分,解析出性別化角色的轉換、階層化角色的超越、階層化的人神關係三點,指出這些身分的運作邏輯是聖勞精神的發揮;女佈教師調控與自我、與他人、與神明的關係,展現互為主體性的高度;與神有約和神同在的經驗,更是強化宗教信仰、增廣生命量能的源頭活水。本文的貢獻是凸顯宗教領域自他交流、互為主體的深刻意涵,加入人神關係的探討,讓女佈教師的主體性更趨鮮活,也更貼近她們真實的信仰歷程。
ISSN:1683-4852
DOI:10.6255/JWGS.202306_(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