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的新篇章:高價值基礎支付的在宅住院模式

隨著人口老化,急症住院需求增加,然而醫院量能成長有限,以在宅住院模式來補足與強化在宅醫療體系成為重要議題;另一方面,健康體系支付改革近年來逐步朝向「高價值照護」(high-value care)倡議與邁進,提出照護模式除了需有臨床療效外,應以病人為中心,並在合適的成本下,提供全人整合醫療照護。本文從價值基礎照護模式的角度,先討論各國在宅住院(Hospital at Home, HaH)的支付設計是否符合高價值基礎,再針對台灣健保在宅急症照護(即在宅住院)試辦計畫進行解析。本文並提出台灣在宅住院模式面臨的六項基本挑戰,包括1.在宅急症照護的成本未知,2.在宅住院可能具有非醫療的效益但難以測量,3...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Vol. 44; no. 2; pp. 129 - 140
Main Authors 林青青(Ching-Ching Claire Lin), 謝雨蓁(Yu-Zhen Hsieh), 葉依琳(Yi-Lin Yeh), 廖容瑜(Jung-Yu Liao), 吳肖琪(Shiao-Chi Wu), 余尚儒(Sang-Ju Yu), 陳炳仁(Ping-Jen Chen)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 30.04.2025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23-2141
DOI10.6288/TJPH.202504_44(2).1131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隨著人口老化,急症住院需求增加,然而醫院量能成長有限,以在宅住院模式來補足與強化在宅醫療體系成為重要議題;另一方面,健康體系支付改革近年來逐步朝向「高價值照護」(high-value care)倡議與邁進,提出照護模式除了需有臨床療效外,應以病人為中心,並在合適的成本下,提供全人整合醫療照護。本文從價值基礎照護模式的角度,先討論各國在宅住院(Hospital at Home, HaH)的支付設計是否符合高價值基礎,再針對台灣健保在宅急症照護(即在宅住院)試辦計畫進行解析。本文並提出台灣在宅住院模式面臨的六項基本挑戰,包括1.在宅急症照護的成本未知,2.在宅住院可能具有非醫療的效益但難以測量,3.效益或價值的測量可能有地域差異,4.包裹式支付設計尚未能涵納必要的跨專業人員,5.在宅住院的資訊系統整合的挑戰,以及6.與長照系統整合不易。最後,本文建議未來針對台灣的既有健康體系的特色來調整在宅住院模式,例如與長照系統整合,或是擴大更多醫事人員的整合與團隊組成,擴大導入資訊科技等,使在宅醫療朝高價值的全人照護模式邁進。
ISSN:1023-2141
DOI:10.6288/TJPH.202504_44(2).1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