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F299.21%TP79; 城市增长与收缩都是快速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过度的增长或收缩都会带来资源错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基于1992—2019年中国各区县夜间灯光数据,深度挖掘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成因,以期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均衡配置和国家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现象交替发生,城市增长与收缩两极分化特征越来越明显.2)形成了较稳定的增长轨迹,城市增长的重心一直在南阳市内移动,并呈现出带状为主、点状为辅的增长结构.其中带状增长结构包括沿海城市带和近期形成的"北京—郑州—南昌"城市带,点状结构是指以内陆省会城市为核心...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Vol. 14; no. 3; pp. 277 - 286
Main Authors 张小东, 韩昊英, 罗国娜, 唐拥军, 刘爽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 2022
塔里木大学 新疆南疆人居环境研究所,阿拉尔,843300%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塔里木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阿拉尔,843300
塔里木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阿拉尔,8433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4-7070
DOI10.13878/j.cnki.jnuist.2022.03.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299.21%TP79; 城市增长与收缩都是快速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过度的增长或收缩都会带来资源错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基于1992—2019年中国各区县夜间灯光数据,深度挖掘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成因,以期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均衡配置和国家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现象交替发生,城市增长与收缩两极分化特征越来越明显.2)形成了较稳定的增长轨迹,城市增长的重心一直在南阳市内移动,并呈现出带状为主、点状为辅的增长结构.其中带状增长结构包括沿海城市带和近期形成的"北京—郑州—南昌"城市带,点状结构是指以内陆省会城市为核心的集聚增长现象.3)形成了由东北转向华中,再转向华西的城市收缩轨迹,收缩重心由邢台市转移到安康市,收缩重心出现了明显的变动;收缩结构由分散的点状收缩逐渐转变成了"北京—西安—成都—昆明"方向的带状收缩结构.4)全球化的金融周期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国家政策等因素都是中国城市增长、收缩的主要动因.
ISSN:1674-7070
DOI:10.13878/j.cnki.jnuist.2022.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