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震后七盘沟泥石流动态物源危险性评价
P642.23;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震区山体表面产生大量碎屑物,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来源,大大增加了泥石流的危险性.多年来,研究人员针对震后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估主要考虑植被恢复情况,较少考虑泥石流沟道存在大量的动储量物质对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影响.为此,基于现场勘察资料,以汶川县七盘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多尺度监测手段(Landsat系列、Quick-bird与无人机)对震前震后坡面物源与沟道物源进行分析统计,综合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结合云模型构建泥石流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对 2005-2019年泥石流暴发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震后坡面...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Vol. 36; no. 1; pp. 16 - 27 |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
    
        01.02.2025
     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75%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3-8035 | 
| DOI |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308010 | 
Cover
| Summary: | P642.23;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震区山体表面产生大量碎屑物,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来源,大大增加了泥石流的危险性.多年来,研究人员针对震后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估主要考虑植被恢复情况,较少考虑泥石流沟道存在大量的动储量物质对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影响.为此,基于现场勘察资料,以汶川县七盘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多尺度监测手段(Landsat系列、Quick-bird与无人机)对震前震后坡面物源与沟道物源进行分析统计,综合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结合云模型构建泥石流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对 2005-2019年泥石流暴发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震后坡面物源是震前的 7.7倍,到 2019年坡面物源已基本恢复至震前水平.经相关资料记载震后泥石流暴发冲出量及清淤工程量进行统计估算可知,到 2019年泥石流动态物源减少约 7.813×106 m3.相对比只考虑坡面物源,分别考虑坡面和沟道物源对危险性评价所取得的结果,更切合现实.所得结果对在日益增加的高烈度山区开展重要工程所遭受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动态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
| ISSN: | 1003-8035 | 
| DOI: |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30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