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位点保留法拔除复杂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临床成骨愈合的作用初探
R782.05; 目的·评估拔除低位骨埋伏下颌第三磨牙(M3)时,阻生齿上方牙槽骨顶壁的保留对同侧第二磨牙(M2)远中成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低位骨埋伏阻生齿位点保留法拔除术拔除M3的患者19例为试验组,以接受传统拔牙术式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记录患者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情况;对术区M2进行口内临床检查,包括冷热刺激痛、牙体叩诊结果、松动度.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以及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Vol. 42; no. 6; pp. 729 - 734 |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
28.06.2022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674-8115 |
| DOI |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6.006 |
Cover
| Summary: | R782.05; 目的·评估拔除低位骨埋伏下颌第三磨牙(M3)时,阻生齿上方牙槽骨顶壁的保留对同侧第二磨牙(M2)远中成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低位骨埋伏阻生齿位点保留法拔除术拔除M3的患者19例为试验组,以接受传统拔牙术式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记录患者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情况;对术区M2进行口内临床检查,包括冷热刺激痛、牙体叩诊结果、松动度.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以及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等;同时拍摄锥形束CT,并通过CS3DImaging软件重建和测量同侧M2远中牙槽骨缺损深度(osseous defect depth,ODD).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M2远中颊侧PD、CAL及ODD较其术后3个月时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同时,试验组在术后随访的各阶段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该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位骨埋伏阻生齿上方牙槽骨顶壁的保留,对于同侧第二磨牙远中侧成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
| ISSN: | 1674-8115 |
| DOI: |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6.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