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和灌溉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TV93%S511; 为恢复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工程稻田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大型综合测坑模拟试验.设置2种灌溉方式,即淹水灌溉(F1)和间歇灌溉(F2),设置4种土壤改良方式,即无改良措施(Y1,CK)、土壤改良剂(Y2)、生物有机肥(Y3)、绿肥还田+早稻秸秆腐蚀剂(Y4),共组合为8个处理,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灌溉方式下,与Y1(CK)处理相比,Y4处理能提高穗粒数、产量和叶面积指数,且显著高于其他2种改良方式;在早稻时期,Y4处理水分生产率、降水利用率及灌水利用效率均最高.同一土壤改良方式下,F2处理相较于F1处理,在穗粒数、产量...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11; pp. 154 - 160
Main Authors 陈昱, 时红, 才硕, 曹娜, 陈忠平, 王向光, 徐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南昌 33020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昌 330200%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昌 330046%江西省八都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江西吉水 331603 15.11.202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2284
DOI10.3969/j.issn.1007-2284.2021.11.02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V93%S511; 为恢复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工程稻田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大型综合测坑模拟试验.设置2种灌溉方式,即淹水灌溉(F1)和间歇灌溉(F2),设置4种土壤改良方式,即无改良措施(Y1,CK)、土壤改良剂(Y2)、生物有机肥(Y3)、绿肥还田+早稻秸秆腐蚀剂(Y4),共组合为8个处理,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灌溉方式下,与Y1(CK)处理相比,Y4处理能提高穗粒数、产量和叶面积指数,且显著高于其他2种改良方式;在早稻时期,Y4处理水分生产率、降水利用率及灌水利用效率均最高.同一土壤改良方式下,F2处理相较于F1处理,在穗粒数、产量、抽穗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水分生产率和灌水利用效率等指标均有提高;在晚稻时期,F2处理光合指标参数均高于F1处理.从土壤改良方式和灌溉方式交互作用来看,F2Y4处理产量、抽穗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水分生产率和灌水利用效率均最高.F2Y4栽培方式可为实现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区稻田高产稳产、水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ISSN:1007-2284
DOI:10.3969/j.issn.1007-2284.202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