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水植被影响下滞水区滞留时间预测模型
TV86%X522; 对于河道修复工程,为了增加河流地貌多样性,常会沿岸布置一些丁坝形成回流区(也称作滞水区).滞水区的低速环流特点有利于泥沙落淤、营养质积累,为水生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影响着河道内的物质输移扩散过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量纲分析与遗传算法研究了挺水植被影响下滞水区滞留时间特性.对于植被化滞水区,影响水体滞留时间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类,包括混合层流动特性、滞水区形貌特征以及植被拖曳作用.首先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应用π定理引入了能够反映植被阻滞效应的参数1+CDadc,对于无植被情形1+CDadc=1,表明物质交换不受该因素影响,而对于有植被情形1+CDadc&...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1; pp. 150 - 155 |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清华大学 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武汉大学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2024
武汉大学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7-2284 |
| DOI | 10.12396/znsd.231022 |
Cover
| Summary: | TV86%X522; 对于河道修复工程,为了增加河流地貌多样性,常会沿岸布置一些丁坝形成回流区(也称作滞水区).滞水区的低速环流特点有利于泥沙落淤、营养质积累,为水生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影响着河道内的物质输移扩散过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量纲分析与遗传算法研究了挺水植被影响下滞水区滞留时间特性.对于植被化滞水区,影响水体滞留时间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类,包括混合层流动特性、滞水区形貌特征以及植被拖曳作用.首先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应用π定理引入了能够反映植被阻滞效应的参数1+CDadc,对于无植被情形1+CDadc=1,表明物质交换不受该因素影响,而对于有植被情形1+CDadc>1,表明交换活动会受到影响.其次通过分析比较,筛选了其他影响滞留时间的主控因素,包括体现来流强度的主流傅汝德数Fr,以及体现滞水区形貌特征的三维形状因子(Wdc)0.5/L和宽长比W/L.然后以上述四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了植被化滞水区滞留时间的一般性预测模型(即幂函数乘积模型).最后基于收集的85组试验数据,采用遗传程序Eureqa对该幂函数乘积模型进行训练,拟合了植被化滞水区的滞留时间预测公式.对判定系数R2与平均绝对误差MAE的评价表明该公式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各因素变化区间的分析表明该公式具有较宽广的适用范围.此外,通过比较这4种因素对模型结果的作用程度,发现宽长比W/L是影响滞水区水体滞留特性的关键参数,在开展相关工程设计时应予以重点考虑. |
|---|---|
| ISSN: | 1007-2284 |
| DOI: | 10.12396/znsd.23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