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隐私的隐私观与隐私目标
TP3-05; 为了解决差分隐私中"隐私目标"难以理解的问题,研究差分隐私在多个领域中存在的隐私争议.从数据相关性场景的具体示例展开,研究学者对差分隐私保护目标的不同观点.当数据集中的记录具有相关性时,敌手能利用记录间相关性从差分隐私机制中准确推理用户的某些敏感信息.这种现象是否违反隐私保护,引起学者的长期讨论.借助法学领域的研究,调研计算机领域两种主流隐私理论对隐私定义的影响.限制访问个人信息理论强调阻止他人获取个人的敏感信息.该理论认为隐私机制应当阻止敌手通过获取用户的真实信息.对个人信息的控制理论则强调个人向他人传达有关自身信息的权利.该理论认为因他人分享数据的相关性...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Vol. 9; no. 5; pp. 82 - 91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天津 300350
25.10.2023
南开大学数据与智能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南开大学数据与智能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南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天津 300350%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2096-109X |
| DOI | 10.11959/j.issn.2096-109x.2023071 |
Cover
| Summary: | TP3-05; 为了解决差分隐私中"隐私目标"难以理解的问题,研究差分隐私在多个领域中存在的隐私争议.从数据相关性场景的具体示例展开,研究学者对差分隐私保护目标的不同观点.当数据集中的记录具有相关性时,敌手能利用记录间相关性从差分隐私机制中准确推理用户的某些敏感信息.这种现象是否违反隐私保护,引起学者的长期讨论.借助法学领域的研究,调研计算机领域两种主流隐私理论对隐私定义的影响.限制访问个人信息理论强调阻止他人获取个人的敏感信息.该理论认为隐私机制应当阻止敌手通过获取用户的真实信息.对个人信息的控制理论则强调个人向他人传达有关自身信息的权利.该理论认为因他人分享数据的相关性,个人的信息泄露不应该被视为隐私泄露.分析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伦理道德以及人机交互领域中学者对于隐私概念的不同理解而对差分隐私产生的争议.从多学科视角分析差分隐私的隐私观,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差分隐私的隐私观与隐私目标,并增进读者对"隐私"的理解. |
|---|---|
| ISSN: | 2096-109X |
| DOI: | 10.11959/j.issn.2096-109x.2023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