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川芎嗪抗胃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及临床数据分析,探索复方川芎嗪在胃癌中的潜在作用位点以及机制.方法 首先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复方川芎嗪的潜在药物作用位点,并结合OMIM和Genecard数据库获取胃癌相关靶点.通过交集分析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随后,利用ClusterProfiler的方法对交集下游靶点进行功能注释.同时,利用TCGA数据库获取胃癌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免疫浸润分析、miRNA分析、关键基因的转录调控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基因集差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Vol. 55; no. 5; pp. 1114 - 1122
Main Authors 许威, 邓昭敏, 王辛, 姜昊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肝病科衰老与肿瘤研究室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腹部肿瘤病房/放疗科(成都 610041) 20.09.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2-173X
DOI10.12182/202409605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及临床数据分析,探索复方川芎嗪在胃癌中的潜在作用位点以及机制.方法 首先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复方川芎嗪的潜在药物作用位点,并结合OMIM和Genecard数据库获取胃癌相关靶点.通过交集分析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随后,利用ClusterProfiler的方法对交集下游靶点进行功能注释.同时,利用TCGA数据库获取胃癌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免疫浸润分析、miRNA分析、关键基因的转录调控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基因集差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GSVA)、nomogram模型构建以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分析等.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共发现川芎嗪作用于胃癌有14个潜在治疗靶点.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这些靶点主要涉及激素代谢、药物代谢和信号转导等通路.基于log rank检验,关键基因ELANE和MPO的表达在胃癌生存曲线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此外,GSEA和GSVA结果提示,ELANE和MPO可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的发展.结论 本研究通过综合多种分析方法,揭示了复方川芎嗪可能通过调节潜在靶点ELANE和MPO,以及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胃癌起治疗作用.
ISSN:1672-173X
DOI:10.12182/202409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