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电压薄弱性指标及以其为导向的无功优化策略

TM761;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系统薄弱环节确定指标,并提出以系统薄弱环节分析为导向的多目标函数无功优化方法.首先,融合薄弱性指标电压和功率两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定义了新的薄弱环节复合裕度判定指标,综合描述负荷正常工作点与电压崩溃点的距离;以该指标为判定标准识别出系统的电压薄弱环节点集,由此点集构成无功优化的待补偿节点集.然后,建立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采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在算法选择环节采用确定式选择原则替换传统轮盘赌法,进而完成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求解.最后,以IEEE 30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IEEE 39节点系统为仿真试验案例,通过优化后多项系统运行指标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以新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电力自动化设备 Vol. 44; no. 1; pp. 147 - 159
Main Authors 刘庆珍, 黄君莹, 王少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福州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福建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08%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92 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6047
DOI10.16081/j.epae.20230300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M761;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系统薄弱环节确定指标,并提出以系统薄弱环节分析为导向的多目标函数无功优化方法.首先,融合薄弱性指标电压和功率两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定义了新的薄弱环节复合裕度判定指标,综合描述负荷正常工作点与电压崩溃点的距离;以该指标为判定标准识别出系统的电压薄弱环节点集,由此点集构成无功优化的待补偿节点集.然后,建立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采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在算法选择环节采用确定式选择原则替换传统轮盘赌法,进而完成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求解.最后,以IEEE 30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IEEE 39节点系统为仿真试验案例,通过优化后多项系统运行指标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以新的薄弱环节判定指标为无功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同时也证明了改进后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在多目标无功优化计算中的高效性.
ISSN:1006-6047
DOI:10.16081/j.epae.2023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