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优质储层特征分析
以YJ1井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储集空间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储层可动流体,详细地探讨影响储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优质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细粒-极细粒岩屑砂岩,沉积微相主要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粒间孔占比多于溶蚀孔.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将储层划分为3类,其中Ⅰ类储层为研究区内最优质储层.研究区储层流体的可动性主要受孔隙结构的影响,可动流体主要分布在大孔隙内,有效的孔隙体积是流体可动性的制约因素.研究区内砂质碎屑流成因的砂体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必要条件,岩石中骨架颗粒与...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7; no. 3; pp. 459 - 469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
20.05.2021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18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479-8023 |
DOI | 10.13209/j.0479-8023.2021.018 |
Cover
Summary: | 以YJ1井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储集空间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储层可动流体,详细地探讨影响储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优质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细粒-极细粒岩屑砂岩,沉积微相主要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粒间孔占比多于溶蚀孔.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将储层划分为3类,其中Ⅰ类储层为研究区内最优质储层.研究区储层流体的可动性主要受孔隙结构的影响,可动流体主要分布在大孔隙内,有效的孔隙体积是流体可动性的制约因素.研究区内砂质碎屑流成因的砂体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必要条件,岩石中骨架颗粒与胶结物的比例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当骨架颗粒增加而胶结物含量降低时,易形成优质储层. |
---|---|
ISSN: | 0479-8023 |
DOI: | 10.13209/j.0479-8023.202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