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谷山地区粉煤灰基质自流充填减沉技术与工程实践

TD823.7; 充填开采是一种能有效遏制地面沉降、高效处置工业固废、快速解放"三下"压煤资源的开采技术.本文针对山西神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4603(2)工作面 4604(1)工作面开采沉陷控制难题,深入开展了粉煤灰成分测定、充填浆液流动性测试、充填开采工艺工程实践及沉陷观测全流程研究.结果表明:专用辅料可充分激发粉煤灰的潜在活性,采用流动度试模进行充填浆液流动性能的快速测试,确定了自流充填浆液浓度上限为 55%;研发了充填步距为 2.4 m的"采煤→充填→采煤→充填"袋式循环的充填工艺,掌握了不同龄期充填体强度演化特征,建立了充填体强度与时间长度的关联...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科学技术 Vol. 52; no. 11; pp. 309 - 322
Main Authors 赵茂平, 武竹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01.11.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2336
DOI10.12438/cst.2024-055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823.7; 充填开采是一种能有效遏制地面沉降、高效处置工业固废、快速解放"三下"压煤资源的开采技术.本文针对山西神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4603(2)工作面 4604(1)工作面开采沉陷控制难题,深入开展了粉煤灰成分测定、充填浆液流动性测试、充填开采工艺工程实践及沉陷观测全流程研究.结果表明:专用辅料可充分激发粉煤灰的潜在活性,采用流动度试模进行充填浆液流动性能的快速测试,确定了自流充填浆液浓度上限为 55%;研发了充填步距为 2.4 m的"采煤→充填→采煤→充填"袋式循环的充填工艺,掌握了不同龄期充填体强度演化特征,建立了充填体强度与时间长度的关联方程,固结体试件 60d龄期后强度基本稳定于 3.0 MPa,满足充填体终态强度 2.0 MPa的充填设计要求;借助地势充填料浆自流充填后,工作面倾向最大下沉量为-156 mm,走向最大下沉量为-111 mm,实现了地表下沉小于 200 mm的控制目标,保障了地面大型垃圾处理站、周边压煤村庄密集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沟谷山地矿区充填开采提供借鉴.
ISSN:0253-2336
DOI:10.12438/cst.2024-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