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浑水沟泥包砾成因机制及其灾害意义

P694%P642.5; 2020年8月,甘东南地区持续降雨且伴随多个强降雨过程,岷县梅川镇浑水沟暴发泥石流,左岸方家山滑坡失稳下滑,严重威胁沟口成兰铁路安全.基于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室内测试结果,分析泥包砾的形态结构、矿物组成以及堆积特征,研究泥包砾形成的地质环境和机制,探讨泥包砾的灾害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泥包砾分布于浑水沟流通区下游及堆积区,呈球形且具多层结构,由石英、方解石、黏土矿物等组成,其形成主要受控于流域第四系黄土和古近系泥岩中的黏土矿物,而较缓的沟道、岸坡黄土滑坡和崩塌的发育以及适宜的水动力条件,促进了泥包砾的形成和自生加大;泥石流冲击力随着泥包砾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再起动所需临界...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质力学学报 Vol. 28; no. 6; pp. 1046 - 1058
Main Authors 渠敬凯, 杨为民, 申俊峰, 万飞鹏, 邱占林, 马思琦, 徐传成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01.12.2022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北京100081%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龙岩学院,福建龙岩 3640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2282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94%P642.5; 2020年8月,甘东南地区持续降雨且伴随多个强降雨过程,岷县梅川镇浑水沟暴发泥石流,左岸方家山滑坡失稳下滑,严重威胁沟口成兰铁路安全.基于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室内测试结果,分析泥包砾的形态结构、矿物组成以及堆积特征,研究泥包砾形成的地质环境和机制,探讨泥包砾的灾害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泥包砾分布于浑水沟流通区下游及堆积区,呈球形且具多层结构,由石英、方解石、黏土矿物等组成,其形成主要受控于流域第四系黄土和古近系泥岩中的黏土矿物,而较缓的沟道、岸坡黄土滑坡和崩塌的发育以及适宜的水动力条件,促进了泥包砾的形成和自生加大;泥石流冲击力随着泥包砾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再起动所需临界泥石流流速相较于块石较小;泥包砾是古近系泥岩与泥石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加剧泥石流危害的作用,因此亟需治理浑水沟泥石流以保证成兰铁路的安全运营.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2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