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及地形变化对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TD824%S157.1; 煤矿区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盲目地进行植被重建会消耗大量资源,合理的植被覆盖度有助于指导矿区植被重建工作.基于水力侵蚀预测模型GeoWEPP,在野外调查结合遥感技术获取实测数据的基础上,以矿群为研究尺度探究了研究区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变化对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排土场植被覆盖度最佳范围.分析了锡林浩特矿群所在流域水土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地形格局变化下流域水土流失量的变化,研究了流域地形和地表植被覆盖类型变化对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效果;以10%的植被覆盖度为间隔、10%~90%覆盖度为区间,以50 a为模拟时长,分区域模拟分析矿群所...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科学技术 Vol. 50; no. 4; pp. 299 - 308
Main Authors 邓彪, 陈航, 李恒, 雷少刚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15%中国矿业大学 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23.05.2022
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中国矿业大学 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2336
DOI10.13199/j.cnki.cst.2020-053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824%S157.1; 煤矿区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盲目地进行植被重建会消耗大量资源,合理的植被覆盖度有助于指导矿区植被重建工作.基于水力侵蚀预测模型GeoWEPP,在野外调查结合遥感技术获取实测数据的基础上,以矿群为研究尺度探究了研究区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变化对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排土场植被覆盖度最佳范围.分析了锡林浩特矿群所在流域水土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地形格局变化下流域水土流失量的变化,研究了流域地形和地表植被覆盖类型变化对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效果;以10%的植被覆盖度为间隔、10%~90%覆盖度为区间,以50 a为模拟时长,分区域模拟分析矿群所在流域水土流失,并通过非线性均值变点法分析了生态效益最大化时的排土场植被覆盖度最佳范围.结果表明:① 地形变化是研究区水土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地形变化对水土流失量增加的影响远高于排土场植被重建的缓解效果;② 排土场边坡是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源点,仅仅进行排土场的植被重建难以较好地缓解水土流失状况,应该在地貌重塑的基础上重建排土场植被,以达到研究区生态环境优化的效益最大化;③ 水土流失归一化值随植被覆盖度的升高呈幂函数分布,经均值变点法计算得出锡林浩特矿群排土场的植被覆盖度最佳范围为40%~50%.
ISSN:0253-2336
DOI:10.13199/j.cnki.cst.20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