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达茂旗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K901.8; 深刻把握居民点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居民点整治、优化布局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包头市达茂旗为例,综合土地利用、地名志、旗志等历史数据资料,采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索揭示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选取DEM、坡度、坡向、距水域距离及距道路距离、距城镇距离、民族文化、人口数量、政府政策因子,分析居民点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1)2012年达茂旗居民点分布集聚特征明显,达到集聚峰值1.416个/km2.1996-2016年间达茂旗居民点分布重心向东南部迁移,逐渐靠近百灵庙镇.2)在DEM和坡度...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5; no. 11; pp. 276 - 286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25%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包头,014030%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25
01.06.2019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包头 01403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11.032 |
Cover
Summary: | K901.8; 深刻把握居民点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居民点整治、优化布局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包头市达茂旗为例,综合土地利用、地名志、旗志等历史数据资料,采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索揭示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选取DEM、坡度、坡向、距水域距离及距道路距离、距城镇距离、民族文化、人口数量、政府政策因子,分析居民点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1)2012年达茂旗居民点分布集聚特征明显,达到集聚峰值1.416个/km2.1996-2016年间达茂旗居民点分布重心向东南部迁移,逐渐靠近百灵庙镇.2)在DEM和坡度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上呈倒"U"型特征,即先增加到峰值后逐渐减少,DEM的峰值为1400~1600 m,坡度峰值为3.056°~5.446°.在坡向选择上逐渐倾向于南坡等阳坡,且比重逐年增大,但仍有部分居民点分布在阴坡.达茂旗居民点空间分布在距水域距离上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近水性,而在距水域7~10 km区间分布数量最多.3)道路距离上呈现出明显的近道路取向,2016年居民点分布在距道路距离为0~1000 m内的个数占98.77%,表明道路与居民点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心城镇对居民点的辐射影响仅局限一定范围内,居民点空间分布远离中心城镇.达茂旗农区和牧区的居民点个数与其人口数量相关性呈现不同特征,1996年、2016年牧区蒙古族人口数量与居民点个数呈显著正相关.蒙古族游牧文化促使居民点分布呈"满天星"的高度分散特征,政府政策对达茂旗居民点空间分布及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11.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