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老采空区注浆充填地表变形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TD327; InS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但老采空区注浆治理区域地表变形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较少.为获取老采空区注浆充填地表变形时空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联合使用了D-InSAR技术、PS-InSAR技术、SBAS-InSAR技术等多种技术,以SBAS图像对选取策略选择时空基线较优的图像对进行组合,以D-InSAR技术为基础,生成干涉图集,通过PS方法选择稳定的散射相干目标点,对相干目标点相位信息进行解算,获取了相干目标点地表沉降速率及时间序列等信息.通过与部分水准数据的对比,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水准测量具有一致性.基于 39期Radar...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矿业 Vol. 33; no. 11; pp. 86 - 94 |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Magazine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01.11.20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4-4051 |
| DOI | 10.12075/j.issn.1004-4051.20241641 |
Cover
| Summary: | TD327; InS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但老采空区注浆治理区域地表变形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较少.为获取老采空区注浆充填地表变形时空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联合使用了D-InSAR技术、PS-InSAR技术、SBAS-InSAR技术等多种技术,以SBAS图像对选取策略选择时空基线较优的图像对进行组合,以D-InSAR技术为基础,生成干涉图集,通过PS方法选择稳定的散射相干目标点,对相干目标点相位信息进行解算,获取了相干目标点地表沉降速率及时间序列等信息.通过与部分水准数据的对比,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水准测量具有一致性.基于 39期RadarSAT-2数据及 40期Sentinel数据,获取了研究区地表在注浆前、注浆中及注浆后的变形特征:研究区在注浆前(2015年 7月—2016年 12月)区域最大沉降速率达-98 mm/a,最大抬升速率达 134 mm/a;在注浆中(2019年8月—2022年9月),区域最大抬升速率达18.7 mm/a,最大沉降速率为-11.2 mm/a;在注浆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最大抬升速率达16.0 mm/a,最大沉降速率达-10.0 mm/a.区域地表变形速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区域沉降速率、时序累计沉降值及典型相干点分析,获得了研究区从注浆前、注浆中到注浆后的地表变形分布特征,揭示了研究区地表变形从注浆前开采引起地表下沉及残余变形到注浆中地表缓慢下沉并抬升到注浆后地表变形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 |
|---|---|
| ISSN: | 1004-4051 |
| DOI: | 10.12075/j.issn.1004-4051.20241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