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视角下乡村地域系统碳效应研究进展

F323.22; 乡村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减排增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乡村碳效应包括碳排放效应和碳汇效应,因核算范畴、方法、指标等不同,各研究结果间差异较大,尚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构建乡村碳循环体系,使用Meta分析方法综述乡村碳效应定量研究成果,以期为形成乡村空间碳效应的系统认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碳排放占乡村碳排放总量的20%,作物种植和禽畜养殖碳排放分别占农业碳排放的30%和70%.少施1 t氮肥可减排9.526 t CO2,相当于节约9555 kWh电,可用于生产27 t大米;减少1%的牛羊数量可减少4.48%的养殖业碳排放.2)乡村...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31; no. 8; pp. 1256 - 1274
Main Authors 张千禧, 曹智, 王介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01.08.202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6-6237
DOI10.12357/cjea.2022079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323.22; 乡村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减排增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乡村碳效应包括碳排放效应和碳汇效应,因核算范畴、方法、指标等不同,各研究结果间差异较大,尚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构建乡村碳循环体系,使用Meta分析方法综述乡村碳效应定量研究成果,以期为形成乡村空间碳效应的系统认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碳排放占乡村碳排放总量的20%,作物种植和禽畜养殖碳排放分别占农业碳排放的30%和70%.少施1 t氮肥可减排9.526 t CO2,相当于节约9555 kWh电,可用于生产27 t大米;减少1%的牛羊数量可减少4.48%的养殖业碳排放.2)乡村居民生活碳排放占乡村碳排放总量的80%,其碳减排潜力高于农业生产;燃煤占直接碳排放的80%,若将1%煤炭消费替换为生物质能,乡村生活将减排3624.8万t CO2,节电3636 kWh.3)1990-2022年间,我国乡村净碳汇呈增长态势,乡村年均净碳汇50 025.8万t,相当于节约7.36亿t标准煤,123亿元固碳成本.建议增加新型长效肥料研发投资,推广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模式,加大低碳生活理念宣传力度,推进乡村数字化能源系统建设,以充分发挥乡村减排增汇潜力.
ISSN:2096-6237
DOI:10.12357/cjea.2022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