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旱涝急转评估指数的局限和改进
TV11%P333; 针对传统旱涝急转指数存在错漏判及无法统一旱涝急转等级划分的局限,在明晰旱涝急转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标准化旱涝急转指数.通过理论模拟和案例实践,结果表明:① 传统的旱涝急转指数变化范围较大,且随着权重参数增大,错判率减小但漏判率增大,因此无法避免错漏判问题;错判情形发生在正常状态转为较为严重的涝或较为严重的涝转为正常状态,漏判发生在相邻的旱和涝等级均较轻的情形.② 改进的标准化旱涝急转指数与旱涝指数的变化范围差别较小,旱涝急转评估可与旱涝评估(如基于气象或水文干旱指数)的分级及阈值设置保持一致,且通过先识别相邻事件是否分别为旱、涝而避免了旱涝急转的错判,构建的新权重...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水科学进展 Vol. 33; no. 4; pp. 592 - 601 |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东 珠海 519000%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01.07.2022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6791 | 
| DOI | 10.14042/j.cnki.32.1309.2022.04.007 | 
Cover
| Summary: | TV11%P333; 针对传统旱涝急转指数存在错漏判及无法统一旱涝急转等级划分的局限,在明晰旱涝急转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标准化旱涝急转指数.通过理论模拟和案例实践,结果表明:① 传统的旱涝急转指数变化范围较大,且随着权重参数增大,错判率减小但漏判率增大,因此无法避免错漏判问题;错判情形发生在正常状态转为较为严重的涝或较为严重的涝转为正常状态,漏判发生在相邻的旱和涝等级均较轻的情形.② 改进的标准化旱涝急转指数与旱涝指数的变化范围差别较小,旱涝急转评估可与旱涝评估(如基于气象或水文干旱指数)的分级及阈值设置保持一致,且通过先识别相邻事件是否分别为旱、涝而避免了旱涝急转的错判,构建的新权重项避免了旱涝急转的漏判.③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供水水源的东江流域旱转涝主要发生在前汛期开始的4—5月,发生比例为33.8%;涝转旱主要发生在后汛期结束后的10月,发生比例为18.5%;旱转涝和涝转旱并存的年份有12 a. | 
|---|---|
| ISSN: | 1001-6791 | 
| DOI: | 10.14042/j.cnki.32.1309.2022.04.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