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鲎的食物组成及营养位置分析
S917.4; 通过对北部湾海域采集的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样品及其食物网链中具有食源可能性的种类(虾类、蟹类、双壳类和鱼类)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比值测定,采用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分析北部湾中华鲎食物组成及其营养位置.结果显示,中华鲎δ13C均值为(-17.11±0.03)‰,δ15N均值为(12.14±0.20)‰.SIAR模型显示双壳类为中华鲎的主要食物来源,其平均贡献率为31.27%;其次为鱼类,平均贡献率为25.91%;蟹类平均贡献率占比为23.50%;虾类平均贡献率占比最低(19.32%).营养位置分析显示中华鲎营养位置...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南方水产科学 Vol. 17; no. 4; pp. 35 - 40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
01.08.2021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00234 |
Cover
Summary: | S917.4; 通过对北部湾海域采集的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样品及其食物网链中具有食源可能性的种类(虾类、蟹类、双壳类和鱼类)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比值测定,采用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分析北部湾中华鲎食物组成及其营养位置.结果显示,中华鲎δ13C均值为(-17.11±0.03)‰,δ15N均值为(12.14±0.20)‰.SIAR模型显示双壳类为中华鲎的主要食物来源,其平均贡献率为31.27%;其次为鱼类,平均贡献率为25.91%;蟹类平均贡献率占比为23.50%;虾类平均贡献率占比最低(19.32%).营养位置分析显示中华鲎营养位置为2.02±0.06.该研究涉及的中华鲎潜在食源样本中,鱼类、虾类和蟹类的营养位置分别为2.13±0.51、2.36±0.09和2.61±0.21.营养位置分析表明中华鲎在自然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在已然濒危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科学的保护措施. |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00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