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度数据的南海北部深水金线鱼资源评估

S932.4; 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是南海北部重要的底层经济鱼类,但近年来其资源呈现过度开发的态势.利用2014-2019年在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中采集的3 059尾深水金线鱼生物学数据,使用基于长度的贝叶斯生物量评估(Length-based Bayesian biomass estimation method,LBB)和基于长度的繁殖潜力比(Length-based spawning potential ratio,LBSPR)2种数据缺乏条件下的资源评估模型,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估,为其种群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2014-2019年南...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南方水产科学 Vol. 20; no. 4; pp. 24 - 33
Main Authors 刘子凯, 许友伟, 蔡研聪, 孙铭帅, 张魁, 陈作志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 01.08.2024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5-0780
DOI10.12131/2024003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932.4; 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是南海北部重要的底层经济鱼类,但近年来其资源呈现过度开发的态势.利用2014-2019年在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中采集的3 059尾深水金线鱼生物学数据,使用基于长度的贝叶斯生物量评估(Length-based Bayesian biomass estimation method,LBB)和基于长度的繁殖潜力比(Length-based spawning potential ratio,LBSPR)2种数据缺乏条件下的资源评估模型,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估,为其种群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2014-2019年南海北部深水金线鱼的渐近体长(Linf)、相对自然死亡率(M/K)和50%性成熟体长(L50)分别为23.7 cm、2.33和11.76 cm.LBB模型评估结果显示,其种群资源量水平(B/BMSY)、50%渔获长度与最适可捕长度的比值(Lc/Lc_opt)分别为0.89、0.85,表明深水金线鱼处于轻度过度开发状态和生长型过度捕捞状态.LBSPR模型评估结果显示繁殖潜力比(SPR)为0.19,说明深水金线鱼正处于过度捕捞状态.通过先验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发现LBB和LBSPR对参数Linf的设置极为敏感,对参数M/K的设置比较敏感,因此在使用LBB和LBSPR模型进行评估时应谨慎设置以上2种参数.
ISSN:2095-0780
DOI:10.12131/2024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