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排采程度煤储层注CO2驱煤层气模拟评价

P618.11;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开展煤中封存CO2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CO2-ECBM)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也已开展多方位的先导性试验和工程示范.已有的工程实验表明,煤储层的排采程度对CO2注入的难易程度有重要影响,然而还缺少定量数据的支撑以及对CO2注入及驱煤层气的效果的评价.借助数值模拟手段,以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SX018-5H井煤层气地质和工程条件为基础,构建了含1 口水平井和2 口直井的3号煤层CO2-ECBM工区,设计了水平井排采0,1,2,3和4 a后,在1 a内连续注入万吨CO2,以及排采4 a后持续注入CO2共计6个注入驱替方案,对比了10 a模...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学报 Vol. 47; no. 3; pp. 1275 - 1285
Main Authors 张松航, 唐书恒, 张守仁, 王敬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01.03.2022
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51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18.11;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开展煤中封存CO2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CO2-ECBM)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也已开展多方位的先导性试验和工程示范.已有的工程实验表明,煤储层的排采程度对CO2注入的难易程度有重要影响,然而还缺少定量数据的支撑以及对CO2注入及驱煤层气的效果的评价.借助数值模拟手段,以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SX018-5H井煤层气地质和工程条件为基础,构建了含1 口水平井和2 口直井的3号煤层CO2-ECBM工区,设计了水平井排采0,1,2,3和4 a后,在1 a内连续注入万吨CO2,以及排采4 a后持续注入CO2共计6个注入驱替方案,对比了10 a模拟时间内注入CO2各方案及不注入CO2方案的气井产出和储层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北区块3号煤层地质条件下,水平井具有较高的CO2注气效率,3号煤层具有较大的封存潜力,注入万吨CO2主要封存在水平井筒(长700 m)附近60 m范围内;煤储层的排采程度,也就是注入CO2前储层的含气/含水饱和度,对CO2注入有重要影响,储层中甲烷排采越充分,越有利于CO2注入;CO2注入对邻近煤层气井的生产存在增加储层压力的"负"效应和驱替甲烷的"正"效应.要在CO2-ECBM项目中达到较好的驱替效果,一方面应增加煤储层的排采程度,另一方面应适当降低CO2注入井和煤层气生产井距.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