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湾夏季上升流现象及其对悬浮体输运的影响

利用2018年夏季威海湾及邻近海域的实测海水温度、盐度、浊度数据和海湾口门处的水位、潮流、底层水温数据,结合局地风场和海表温度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夏季威海湾上升流现象,研究了其形成机制及对悬浮体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威海湾内表层水温低于23 ℃,较湾外约低4~5 ℃,等温线由海向陆沿地形逐渐抬升,在口门处呈尖锥状向上拱起,湾内存在明显的上升流现象,其中心位于口门附近。观测期间随着局地风场变化,上升流呈现稳定、减弱、消失、恢复的阶段性变化。威海湾上升流主要是由夏季偏南风驱动产生,海底地形则对上升流的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偏南风的作用下,上层海水以离岸运动为主,外海中下层冷水主要通过南侧口门进入湾内...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Hăiyang dĭzhĭ yu dĭsĭjĭ dĭzhĭ Vol. 40; no. 5; pp. 58 - 67
Main Authors ZHONG, Wei, ZHU Longhai, WU Jianzheng, HU Rijun, ZHU Yingtao, YUE Nana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Beijing 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01.01.202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100%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6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1912110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利用2018年夏季威海湾及邻近海域的实测海水温度、盐度、浊度数据和海湾口门处的水位、潮流、底层水温数据,结合局地风场和海表温度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夏季威海湾上升流现象,研究了其形成机制及对悬浮体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威海湾内表层水温低于23 ℃,较湾外约低4~5 ℃,等温线由海向陆沿地形逐渐抬升,在口门处呈尖锥状向上拱起,湾内存在明显的上升流现象,其中心位于口门附近。观测期间随着局地风场变化,上升流呈现稳定、减弱、消失、恢复的阶段性变化。威海湾上升流主要是由夏季偏南风驱动产生,海底地形则对上升流的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偏南风的作用下,上层海水以离岸运动为主,外海中下层冷水主要通过南侧口门进入湾内,过剩的水体通过北侧口门流出。研究区水体浊度的分布状态与海水温度场具有高度相关性,浊度等值线在口门处凸起,具有向上涌升的趋势。成山头附近海域再悬浮的泥沙可能是威海湾内泥质沉积的主要来源之一,上升流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减缓悬浮体的沉降速度,另一方面为底层海水提供向岸运动的分量。
Bibliography: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ISSN: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19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