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受控机制——以黄河刁口废弃河道为例

废弃河道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记录蕴含了丰富的流域内构造活动、水文特征、海平面波动等环境变化的珍贵记录。然而相比内陆河废弃河道,三角洲废弃河道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尚显不足。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切断了刁口流路的河流水沙供给,刁口流路逐渐废弃。通过1976—2016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黄河水下三角洲测深资料和刁口流路河道高程测量数据,探讨了黄河刁口流路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其受控机制。结果表明,刁口流路废弃40年来,河口不断向岸蚀退,河道长度逐渐萎缩,但废弃河道沉积过程并未完全中止,刁口流路L7—L11河段每年约有10×104 t泥沙不断充填废弃河道,河道主槽高程抬升0...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Hăiyang dĭzhĭ yu dĭsĭjĭ dĭzhĭ Vol. 41; no. 2; pp. 22 - 29
Main Authors WU, Xiao, FAN Yongyong, WANG Houjie, Naishuang, B I, XU Congliang, ZHANG, Yong, LIU, Jingpeng, LU Taian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Beijing 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01.01.202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100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 310012%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 东营 2570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100%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 26607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2007010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废弃河道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记录蕴含了丰富的流域内构造活动、水文特征、海平面波动等环境变化的珍贵记录。然而相比内陆河废弃河道,三角洲废弃河道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尚显不足。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切断了刁口流路的河流水沙供给,刁口流路逐渐废弃。通过1976—2016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黄河水下三角洲测深资料和刁口流路河道高程测量数据,探讨了黄河刁口流路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其受控机制。结果表明,刁口流路废弃40年来,河口不断向岸蚀退,河道长度逐渐萎缩,但废弃河道沉积过程并未完全中止,刁口流路L7—L11河段每年约有10×104 t泥沙不断充填废弃河道,河道主槽高程抬升0.3~2.0 m。海洋动力是废弃河道演化的关键动力机制,波浪对刁口流路三角洲的冲刷为废弃河道充填提供了重要的物源,潮流携带悬浮泥沙回溯废弃河道,为其提供了直接泥沙供给。
Bibliography: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ISSN: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200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