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细胞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进展
IMbrave 150研究开启了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的大门,随之针对中国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ORIENTAL-32结果公布,印证了免疫联合靶向的疗效,尤其针对中国患者,生存获益显著。目前诸多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联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其相应的早期数据提供了非常可观的客观缓解率,为不同病期、不同阶段肝细胞癌的转化治疗/序贯治疗提供了契机,也为新辅助/辅助治疗的深入探索提供了基础。免疫联合治疗已进入3.0版时代,在联合靶向药物的同时,可以在不同阶段实施合理的局部治疗,但目前尚无精准的疗效预测指标,需要缜密结合疾病的自然病程、临床病理学参数、基因组学、影像...
Saved in:
Published in | Linchuang gandanbing zazhi Vol. 38; no. 5; pp. 992 - 997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Changchun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01.05.2022
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肝胆肿瘤内科,南京21000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1-5256 2097-3497 |
DOI | 10.3969/j.issn.1001-5256.2022.05.004 |
Cover
Summary: | IMbrave 150研究开启了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的大门,随之针对中国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ORIENTAL-32结果公布,印证了免疫联合靶向的疗效,尤其针对中国患者,生存获益显著。目前诸多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联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其相应的早期数据提供了非常可观的客观缓解率,为不同病期、不同阶段肝细胞癌的转化治疗/序贯治疗提供了契机,也为新辅助/辅助治疗的深入探索提供了基础。免疫联合治疗已进入3.0版时代,在联合靶向药物的同时,可以在不同阶段实施合理的局部治疗,但目前尚无精准的疗效预测指标,需要缜密结合疾病的自然病程、临床病理学参数、基因组学、影像组学等特征综合考量。免疫联合治疗较之单药免疫或单药靶向治疗,不良反应谱相对复杂,相关性鉴别困难,需要多学科综合诊疗框架下的全程管理、综合判断和及时处置。 |
---|---|
Bibliography: | 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
ISSN: | 1001-5256 2097-3497 |
DOI: | 10.3969/j.issn.1001-5256.2022.05.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