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同到共通:青年流动人才的数字生活及多元归属感

尽快培育青年流动人才对迁入城市的归属感,是实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既往新媒介为流动人口建构线上社区的研究承袭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却较少关注其对一致性、接近性的强调是否适用于智能手机形塑的“线上—线下”混杂的数字城市新经验。通过深入青年流动人才的数字生活实践,思考智能手机中介化实践过程建构归属感的独特性所在,以此审视旧概念的新嬗变。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重构了归属感内涵,将“属于某地”的共同体认同改写为“差异中共在”的共通体归属。具体来说,智能手机混杂了“去空间化”的人际交往与“差异中共在”的城市感知,使亲密关系与人地关系交织共置却彼此分离,建构出一种具有松散性、差异化、不稳定性的多元...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44; no. 3; pp. 125 - 132
Main Authors 郭扬, 马锋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安交通大学 25.05.2024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245X
DOI10.15896/j.xjtuskxb.20240301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尽快培育青年流动人才对迁入城市的归属感,是实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既往新媒介为流动人口建构线上社区的研究承袭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却较少关注其对一致性、接近性的强调是否适用于智能手机形塑的“线上—线下”混杂的数字城市新经验。通过深入青年流动人才的数字生活实践,思考智能手机中介化实践过程建构归属感的独特性所在,以此审视旧概念的新嬗变。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重构了归属感内涵,将“属于某地”的共同体认同改写为“差异中共在”的共通体归属。具体来说,智能手机混杂了“去空间化”的人际交往与“差异中共在”的城市感知,使亲密关系与人地关系交织共置却彼此分离,建构出一种具有松散性、差异化、不稳定性的多元归属感。
ISSN:1008-245X
DOI:10.15896/j.xjtuskxb.20240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