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滇黔地区“活的历史”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脉络

本文关注中华广土众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脉络。中华民族不同族群共存于同一个生活世界中,关于不同族群在民间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共同性问题,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在滇黔部分地区田野调研基础上,结合各类相关文献,以“把现状作为活的历史”为方法,从当前处境的社会事实出发“追溯过去”,探讨中华文明的理想观念演化为社会文化“常道”的教化体系之过程,以及形成广土众民的行为逻辑和生活价值的路径。本文指出,中华教化是与中华文明/民族发展相伴随的动态存在,在以文化融凝民族的过程中,超越“中心”与“边缘”地理意义上的屏障,呈现出族群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社会事实。中华教化在西南的传播和发展绝非...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66; no. 2; pp. 63 - 71
Main Authors 范丽珠, 陈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复旦大学 25.03.2024
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上海 200433%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7-0289
DOI10.3969/j.issn.0257-0289.2024.02.00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本文关注中华广土众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脉络。中华民族不同族群共存于同一个生活世界中,关于不同族群在民间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共同性问题,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在滇黔部分地区田野调研基础上,结合各类相关文献,以“把现状作为活的历史”为方法,从当前处境的社会事实出发“追溯过去”,探讨中华文明的理想观念演化为社会文化“常道”的教化体系之过程,以及形成广土众民的行为逻辑和生活价值的路径。本文指出,中华教化是与中华文明/民族发展相伴随的动态存在,在以文化融凝民族的过程中,超越“中心”与“边缘”地理意义上的屏障,呈现出族群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社会事实。中华教化在西南的传播和发展绝非强权政治的工具,也非简单的“汉化”,更不是所谓的“同化霸权”;因其具有超越社会阶层、地域和族群的普世性,遂能具体为广土众民共享的知识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意义之网。其次,教化不是单纯的抽象理念,而是可以具体化并借助于特定载体进行传播的,而且中华教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随俗而定,以活态文化的样貌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第三,在政治、军事力量和官方兴教办学之外,民间的多元行动者以种种方式,推动着教化的传播和普及,使之常识化、民俗化和生活化,积淀为共享的文化—心理结构,造就了西南与中原之间山川相隔而文化相通的状况。
ISSN:0257-0289
DOI:10.3969/j.issn.0257-0289.2024.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