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不同部位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R743;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不同部位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溶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分析深部出血转化与非深部出血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了解不同梗死部位出血转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照无出血转化、深部出血转化和非深部出血转化分成三组进行基线特征及神经功能结局的比较.三组间连续变量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变量的比较用多组卡方检验,并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各部位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9...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Vol. 43; no. 1; pp. 36 - 42
Main Authors 万锦平, 张圣, 刘克勤, 蔡新, 娄一萍, 陈智才, 楼敏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杭州,310009 201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9292
DOI10.3785/j.issn.1008-9292.2014.01.02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743;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不同部位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溶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分析深部出血转化与非深部出血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了解不同梗死部位出血转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照无出血转化、深部出血转化和非深部出血转化分成三组进行基线特征及神经功能结局的比较.三组间连续变量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变量的比较用多组卡方检验,并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各部位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92例患者纳入分析,82例(28 1%)发生出血转化,其中深部出血47例(57 3%)、脑实质血肿型19例(6 5%)、出血性脑梗死型63例(21 6%);症状性出血 8例(2 7%).三组患者的年龄、基线NIHSS评分、收缩压以及心房颤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校正后发现基线NIHSS评分(OR=1 126,95%CI:1 063~1 193,P<0 001)和收缩压(OR=0 982,95%CI:0 967~0 998,P=0 025)是深部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未发现非深部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深部出血转化是影响溶栓后3个月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 291,95%CI:0 133~0 640,P=0 002).结论:基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收缩压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发生深部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深部出血转化提示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结局不良.
ISSN:1008-9292
DOI:10.3785/j.issn.1008-9292.2014.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