铼羰基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选择三齿配基L1,L2,L3及L4(L1=组氨酸,L2=次氮基三乙酸,L3=2-吡啶甲基胺-N,N-二乙酸,L4=二(2-吡啶甲基)胺)作为双功能螯合剂可以连接受体、多肽、蛋白等靶向分子,用于设计合成新的以[^188Re(CO)3]^+为核心的放射性药物。标记实验表明,4个配基的浓度在1×10^-5~1×10^-4mol/L,反应时间为30min时,放射化学产率大于90%,用HPLC分离后,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电泳实验表明,配合物显示不同的价态。稳定性实验表明,4种配合物在体外稳定,24h几乎不发生分解。组氨酸与半胱氨酸竞争实验说明,24h内4个配合物很难发生配基与半胱氨酸的交换反应,而在...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Hé huàxué yŭ fàngshè huàxué Vol. 28; no. 1; pp. 31 - 37
Main Author 夏姣云 汪勇先 李世强 于俊峰 郑明强 李谷才 刘振锋 程登峰 唐林 刘秀青 尹端沚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射性药物研究中心,上海,201800 200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950
DOI10.3969/j.issn.0253-9950.2006.01.00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选择三齿配基L1,L2,L3及L4(L1=组氨酸,L2=次氮基三乙酸,L3=2-吡啶甲基胺-N,N-二乙酸,L4=二(2-吡啶甲基)胺)作为双功能螯合剂可以连接受体、多肽、蛋白等靶向分子,用于设计合成新的以[^188Re(CO)3]^+为核心的放射性药物。标记实验表明,4个配基的浓度在1×10^-5~1×10^-4mol/L,反应时间为30min时,放射化学产率大于90%,用HPLC分离后,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电泳实验表明,配合物显示不同的价态。稳定性实验表明,4种配合物在体外稳定,24h几乎不发生分解。组氨酸与半胱氨酸竞争实验说明,24h内4个配合物很难发生配基与半胱氨酸的交换反应,而在组氨酸溶液中,除L2形成的配合物相对来说不稳定外,其它3个较稳定。是否在体内有很高的稳定性,还需实验进一步证实。小鼠动物试验表明,4个配合物均能较快地从血液和多数组织器官中清除,主要在肝和肾中浓集,是较理想的双功能螯合剂。
Bibliography:188Re
11-2045/TL
188Re; bifunctional chelating agents; labeling
labeling
R817.9
bifunctional chelating agents
ISSN:0253-9950
DOI:10.3969/j.issn.0253-9950.2006.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