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附二例报告
1996年,Hinchey等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报告了1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患者,从此该病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并接受。随着MRI等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现可逆性后部白质脑部综合征亦可累及脑灰质,因此,2000年Casev等对其重新命名,称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笔者对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1月-2010年3月诊断与治疗的2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Vol. 11; no. 4; pp. 469 - 471 |
|---|---|
| Main Author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25001
2011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672-6731 |
| DOI | 10.3969/j.issn.1672-6731.2011.04.021 |
Cover
| Summary: | 1996年,Hinchey等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报告了1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患者,从此该病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并接受。随着MRI等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现可逆性后部白质脑部综合征亦可累及脑灰质,因此,2000年Casev等对其重新命名,称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笔者对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1月-2010年3月诊断与治疗的2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
| Bibliography: | 12-1363/R |
| ISSN: | 1672-6731 |
| DOI: | 10.3969/j.issn.1672-6731.2011.04.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