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形因子的藏狐生境评价及其空间容纳量的估算

依据藏狐的“出现点”数据,基于藏狐对家域内地形因子的利用,作者对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野生藏狐的生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并在基于个体藏狐最小空间需求的基础上,估算了研究地区的空间环境容纳量。选择海拔、坡度、坡位和地形起伏度等4个主要的地形因子,应用Bonferroni置信区间比较藏狐对各因子的利用及其可获得性来建立单个因子评价准则,并依据各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生境评价。研究结果:藏狐最适宜的海拔高度为4050~4300m,坡度为5~20°,坡位为上坡位和下坡位;藏狐对地形起伏度因子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根据藏狐对不同生境因子的利用,及不同藏狐个体生境利用的一致性,建立的综合评价准则为:Xi-(X^2海...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Dōngwùxué yánjiū Vol. 30; no. 6; pp. 679 - 686
Main Author 刘群秀 王小明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2009
上海动物园,上海,200335%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4-5853
DOI10.3724/SP.J.1141.2009.0667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依据藏狐的“出现点”数据,基于藏狐对家域内地形因子的利用,作者对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野生藏狐的生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并在基于个体藏狐最小空间需求的基础上,估算了研究地区的空间环境容纳量。选择海拔、坡度、坡位和地形起伏度等4个主要的地形因子,应用Bonferroni置信区间比较藏狐对各因子的利用及其可获得性来建立单个因子评价准则,并依据各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生境评价。研究结果:藏狐最适宜的海拔高度为4050~4300m,坡度为5~20°,坡位为上坡位和下坡位;藏狐对地形起伏度因子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根据藏狐对不同生境因子的利用,及不同藏狐个体生境利用的一致性,建立的综合评价准则为:Xi-(X^2海拔×X^2坡位×X坡度×X地形起伏度)^1/6。研究地区内适宜性区域面积约为17.4km^2,占总研究地区面积的38.8%,其中最适宜生境仅0.4km^2。藏狐家域面积从2.53~4.99km^2不等,不同个体间家域重叠指数(OI)从0.16~0.66不等。藏狐的最小空间需求为2.09~3.55km^2,研究地区藏狐的空间容纳量为7~12只。根据生境资源现状及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藏狐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Bibliography:Q958.11
Tibetan fox
Spatial carrying capacity
53-1040/Q
Q959.838
Habitat
Tibetan fox; Habitat; Assessment criterion; Spatial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criterion
ISSN:0254-5853
DOI:10.3724/SP.J.1141.2009.0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