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定量化研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对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与2020年徐州市主城区六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指数、转移矩阵与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95—2020年徐州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水体面积略有增加,耕地面积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73.73 km2,耕地面积减少了324.80 km2。建设用地扩展呈现阶段性,总体表现为低速扩展的特征。研究区...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上海国土资源 Vol. 44; no. 3; pp. 106 - 111 |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上海市地质学会
    
        30.09.2023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滨州 25660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2095-1329 | 
| DOI | 10.3969/j.issn.2095-1329.2023.03.017 | 
Cover
| Summary: | 定量化研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对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与2020年徐州市主城区六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指数、转移矩阵与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95—2020年徐州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水体面积略有增加,耕地面积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73.73 km2,耕地面积减少了324.80 km2。建设用地扩展呈现阶段性,总体表现为低速扩展的特征。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明显,在转化过程中以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水体、草地、林地为总体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于贾汪区、铜山区、鼓楼区与云龙区。除了林地与草地外,人口增长、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是驱动研究区耕地、建设用地与水体变化的主要因素。 | 
|---|---|
| ISSN: | 2095-1329 | 
| DOI: | 10.3969/j.issn.2095-1329.2023.03.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