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的格式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境遇--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的讨论

斯大林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工"格式化了经济学的方法论,导致经济理论研究被"格式化"框约,使丰富的实践演化进程不能随时代发展产生新的研究纲领,也不能内生出适合需要的更为具体的研究方法。这样两个方面的因"格式化"产生的后果,制约和阻碍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格式化方法论作用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这种发展境遇。以时代转变为依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进一般性方法论和创新具体研究方法,构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政治经济学(1949~1977);第二阶段是在经济模式转换的背景下,保持方法论和具体研究...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62; no. 1; pp. 156 - 164
Main Authors 张晖明, 任瑞敏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复旦大学 01.02.2020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7-0289
DOI10.3969/j.issn.0257-0289.2020.01.01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斯大林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工"格式化了经济学的方法论,导致经济理论研究被"格式化"框约,使丰富的实践演化进程不能随时代发展产生新的研究纲领,也不能内生出适合需要的更为具体的研究方法。这样两个方面的因"格式化"产生的后果,制约和阻碍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格式化方法论作用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这种发展境遇。以时代转变为依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进一般性方法论和创新具体研究方法,构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政治经济学(1949~1977);第二阶段是在经济模式转换的背景下,保持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不变,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978~1992);第三阶段是反思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的政治经济学(1992~2015)。从而在回溯历史的基础上,揭示格式化的方法论如何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疏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构建提供批判性参考。
ISSN:0257-0289
DOI:10.3969/j.issn.0257-0289.2020.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