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的地域傳播與人文分化:以明清以降寧國府的汪華、張渤信仰為中心
汪華信仰和張渤信仰,是發軔於皖南傳統社會的兩大區域性神靈。本文以明清以降寧國府的汪華、張渤信仰為例,首先考察它們在寧國府這一府級行政單元內的空間分佈狀況,其次以汪華信仰為例,揭櫫民間信仰在地域傳播中的地理和人文之影響因素,最後對比汪華與張渤之間的內在差異及其互動關係。寧國府民間信仰的空間分佈、具體演變及其傳播歷程,表明該府內部存在顯著的地理差異與人文分化。進而言之,由於民間信仰的空間分佈與區域地理、人文之間存在着密切關係,因此,揭示這種信仰差別背後所蘊含的區域人文差異,有助於系統地理解當地的社會結構及其地域文化傳統。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太平天國戰亂造成汪華、張渤信仰的迅速衰微,乃是寧國府信仰動態...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民俗曲藝 no. 188; pp. 251 - 294 |
|---|---|
| Main Author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台灣
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01.06.2015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25-1383 |
Cover
| Summary: | 汪華信仰和張渤信仰,是發軔於皖南傳統社會的兩大區域性神靈。本文以明清以降寧國府的汪華、張渤信仰為例,首先考察它們在寧國府這一府級行政單元內的空間分佈狀況,其次以汪華信仰為例,揭櫫民間信仰在地域傳播中的地理和人文之影響因素,最後對比汪華與張渤之間的內在差異及其互動關係。寧國府民間信仰的空間分佈、具體演變及其傳播歷程,表明該府內部存在顯著的地理差異與人文分化。進而言之,由於民間信仰的空間分佈與區域地理、人文之間存在着密切關係,因此,揭示這種信仰差別背後所蘊含的區域人文差異,有助於系統地理解當地的社會結構及其地域文化傳統。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太平天國戰亂造成汪華、張渤信仰的迅速衰微,乃是寧國府信仰動態變遷的重要環節,這在相當程度上塑造了現今皖南民間信仰的基本格局,並導致現代田野調查難以發揮應有的學術效力。總體而言,兩大信仰傳播與演化的動態歷程,折射出徽州、廣德等周遭地區對寧國府信仰文化的影響與滲透,展現皖南地域社會之複雜性及其信仰格局的嬗變歷程。 |
|---|---|
| ISSN: | 1025-1383 |